上司都这么说了,马推官即便再想看,也只能等着两位县令大人来了再说。
派人去请县令期间,宋应知几人挖了几块出来晾晒。
为了能快速将其晒干,宋应知特意将泥炭存成筷子一般粗大的条状。
酷热的天气下,两个时辰左右,泥炭里的水分就被蒸发的差不多,这个时间,太阳已经西斜。
马推官一直守在泥炭旁,眼中好奇不断。
“大人,若这东西真能燃烧,那咱们南阳府借的钱,很快就能还上了!”
要知道,受旱灾影响的地方可不止南阳,南阳只是最严重的地方。
“咱们把这泥炭卖去别的地方,销量肯定好!”
越想越开心,马推官已经笑得见牙不见脸。
然而,宋应知却有自己的打算。
“这些泥炭,咱们不卖。”
现在正逢旱季,百姓们手里都没钱,他找燃料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百姓们烧火的问题。
这泥炭虽能燃烧,但厚度却只有三到十米,存量不够。
“不卖?”马推官傻眼了,
“大人,那咱辛辛苦苦找了这么多天,岂不是白费力气?”
不仅马推官不高兴,其他人也跟着一脸失落。
宋应知看了众人一眼,没再过多解释。
半个时辰后,两个县令姗姗来迟,见人到齐,宋应知朝着宴庄使了个眼神。
“宴庄,去点燃泥炭。”
宴庄应了一声,去不远处找来一团枯草,将晒干的泥炭搭在枯草上,随后从身上掏出火折子,轻轻一吹,将冒出来的火焰点燃枯草。
众人见罢,纷纷围了上来,看着枯草真的点燃了泥炭,夏县令直呼神奇!
“真是神了!这泥土也能燃起来!”
方城县县令也忍不住跟着赞叹:“知府大人,您是怎么知道这泥炭能做燃料的?”
“很简单。”
宋应知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泥炭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它的前身都是一些水草,被压在底下多年才形成的,只要是草,晒干了都能燃烧。”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原因。
“这片沼泽的泥炭存量没多少,本官也不打算售卖,既然处在方城和沘水两地交界处,那你们两个县先行开采,按着户籍来算,每户人家定量取,不可多拿。”
两人听后,连忙点头称是!
“如此一来,便能解决百姓们的燃眉之急了。”
宋应知点了点头,对着马推官吩咐道:“马大人,你立刻派人去南阳各地沼泽处探查,一旦发现泥炭,便通知当地县令,安排百姓们自行来取。”
对于这免费的东西,自然是得自己来挖,他现在一穷二白,是再开不起工钱。
“大人,若别处没有呢?”
“那就让他们自己派人来这里挖,要是觉得路途遥远,可以出钱让方城和沘水的百姓帮忙。”
反正他不可能出钱。
“是!大人!”
如此,他们就不能回南阳府了。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又花了半个时间跑遍全南阳,将各个县的沼泽翻了个底朝天。
可惜的是,沼泽虽有,泥炭土却很少,最后,十一个下辖县一经商量,决定筹集工钱让方城与沘水的百姓们帮忙挖出来晾晒,自己再拉着牛车来取。
自此,百姓们生火的问题总算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