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开启征程
常辅股份的前身国营常州电站设备辅机厂在1979年正式成立,作为国家定点的阀门电动装置生产企业,从诞生之初便肩负起推动行业发展的重任。在那个工业基础逐步夯实、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电站设备辅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营常州电站设备辅机厂开启了在阀门执行机构研发与生产领域的探索之路,为电力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关键设备支持。
当时的国内工业环境下,对于阀门执行机构的技术掌握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依赖进口。但国营常州电站设备辅机厂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决心,积极投入研发,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阀门电动装置,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部分空白,为后续的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奠定了基础。
2001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市场经济的需求,国营常州电站设备辅机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转变不仅仅是企业性质的变化,更是一次全面的革新。改制后的公司在管理模式上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在经营策略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改制为常辅股份后续的快速发展、市场拓展以及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企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开启了常辅股份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奋勇前行的新篇章。
登陆新三板,崭露头角
2017年4月,常辅股份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这一举措为常辅股份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成为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登陆新三板后,常辅股份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与支持,拓宽了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这些资金被有效投入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研发创新之中。在生产方面,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产品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研发领域,常辅股份加大投入,吸引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组建了更为强大的研发团队。团队专注于阀门执行机构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在智能型阀门执行机构技术、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常辅股份的产品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与先进的技术,公司产品在核电站、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电力供应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核电领域,常辅股份抓住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凭借其在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方面的技术优势,产品成功应用于“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秦山一、二、三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内外十多个核电项目,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常辅股份的阀门执行机构同样凭借稳定的性能,保障了工业生产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进军北交所,再攀高峰
2020年11月,常辅股份成功在新三板精选层晋层,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高光时刻。新三板精选层作为新三板市场中较为优质企业的集中板块,对企业的业绩、治理、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常辅股份能够成功晋层,充分证明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优秀的经营业绩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
在新三板精选层期间,常辅股份进一步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公司严格按照精选层的相关要求,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高了公司运营的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在精选层的平台上,常辅股份获得了更多的资本市场关注与资源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常辅股份作为原新三板精选层企业,顺利平移至北交所,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这一举措标志着常辅股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征程。北交所的设立,旨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与发展平台。常辅股份登陆北交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登陆北交所后,常辅股份的融资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企业的技术研发、生产设备更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加大了对智能型阀门执行机构、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等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更高技术含量与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在生产设备更新方面,公司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了生产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利用充足的资金,加强了市场推广力度,拓展了国内外市场,与更多的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常辅股份的市场份额与行业影响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凭借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服务,公司在核电、石化、冶金、市政、电力等行业和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核电领域,公司产品在国内新建核电项目中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为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石化、冶金等行业,常辅股份的阀门执行机构也凭借其稳定的性能,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信赖。同时,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常辅股份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技术创新,铸就核心竞争力
常辅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突破。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组建了一支专业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涵盖了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电机驱动、流体传动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2003年,常辅股份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控制技术,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代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这一成果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常辅股份在技术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如绝对编码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总线控制技术、红外遥控技术、液晶显示、磁控开关、数据记录、断电显示、云技术等,实现了对阀门的智能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和效率,满足了市场对高端阀门执行机构的需求。
在民用核电领域,常辅股份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是行业内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设备类别:阀门驱动装置、电动机,核安全级别:1E级)的首批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积极参与核电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与国内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攻克了多项核电专用电动执行机构的关键技术难题。公司研发的1E级(核级)执行机构适用于核电厂及其他核设施的过程控制系统,可用于核电厂安全壳内及壳外,具有耐辐照、抗地震的特性,在正常环境条件下、SL2(安全停堆地震)载荷下、事故期间及事故之后仍能执行其规定的功能,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常辅股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拥有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着作权5项。这些专利和软件着作权涵盖了阀门执行机构的设计、制造、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是公司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同时,公司还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智能阀门电动执行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常辅股份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公司是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国家标准(GB/T-2012)主要起草单位,通过参与标准的制定,将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融入到行业标准之中,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