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围成圆形的队伍,你上我下,铆足了劲儿敲打。
连枷打在豆杆上发出的噼啪声极具节奏感,圆溜溜像水珠一样饱满的豆粒四下飞溅。
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江临见大家不说话就开始唱起了山歌:
“山歌啊好唱哎,口难开哟,豆子啊好吃豆难栽哟,豆腐好吃田难种哎,哎哎哎,鲜花好看啊啊啊花难摘啊啊啊。”
司九月听着这熟悉的调调一下就愣住了。
这不是刘三姐里面的调调吗?
难怪不得江临是本地人呢!
其他人听着他唱山歌一下就来劲了。
司九月决定有样学样。
她先是清了清嗓子。
然后一边打着豆子一边唱道: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准备好饭菜哪....
有菜有肉敬亲人啊哪啊啊啊.....
敬亲人啊啊啊.....”
这时轮到江临震惊了。
“你....你也会唱山歌?”
司九月头一扭,笑着回应:
“我随便学了几句,你们这里的山歌好听,我喜欢!”
这时。
江临笑着把目光投向了大表姐。
“大表姐,你也来唱几句,叫大家听听我们的山歌。”
崔玉蓉一脸的害羞,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我不会,我不会!”
一旁的崔玉娴笑着说道:
“我来!!!”
她清了清嗓子后唱道:
“司家人啊好嘞,好似热茶暖透心呐,世上啊千般咱无份啊啊啊啊,只有司家救我们....啊啊啊!”
司九月正在兴头上,马上摆手唱道:
“这里有山又有水啊,我们上天能赶乌云走啊啊啊啊,下地能催五谷生啊,五谷生啊!”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学了起来。
大家你唱一句,我唱一句。
虽然唱得没有江临他们那边好听押韵,但是唱起歌来干活一点儿也不累了。
她看着大家唱着歌干活顿时想起来一句诗。
古代一个叫范成大的诗词里有有句话叫: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司九月顿时觉得诗人的观察力可真强,现在大家干活不就是像诗词里说的一样吗?
司老夫人更是带着司家女眷一起去煮了腊肉,切成了小片,让孙子挨着分给大家。
大家吃完腊肉片后更加卖力地干活。
打完豆子后赵明花老婆婆带着大家一起先把豆杆移开,再用大扫帚把豆粒扫在一起,黄豆归黄豆,绿豆归绿豆。
扫完后娇红立马去取了筛箕。
大家用把地上的豆粒混合着豆荚皮全部捧到筛箕里面。
然后双脚岔开,弯腰开始扬豆子。
很快豆粒就从孔里面漏了下去。
只剩下豆荚枯黄的皮。
这些豆荚皮也没浪费,全被收在后院柴房里面当柴烧。
一圈豆子被收起来后大家又开始新一轮的打连枷。
这一上午足足打了三场连枷才把黄豆和绿豆都收出来放在箩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