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截教:菡芝仙娘娘 > 第245章 收二将 殷郊到商营

第245章 收二将 殷郊到商营(2 / 2)

殷郊直起身,神色坦然,回道:“我奉师父之命,前往西岐投奔姬周的姜师叔,不日便要拜将,助他讨伐纣王。”

申公豹听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说道:“我且问你,纣王可是你的生父?”

殷郊微微皱眉,应道:“这确是我父王。然而,道人啊,您想想,世间哪有儿子帮着外人去讨伐生父的道理?这岂不是悖逆人伦、大逆不道之举?父王虽有过错,可他毕竟是君是父,按常理,待他百年之后,我身为东宫太子,自当继承成汤大业,延续殷商血脉,稳坐那九五之尊,承接帝王大统。如今若反助他人,毁自家社稷、宗庙,这等事从古至今闻所未闻。且日后九泉之下,我有何颜面面对成汤先祖?再者,我观自身,身怀奇宝,有安定天下之能,形象亦足以威震乾坤,理应遵循正道,听从您的劝诫,如此方可保我殷商江山,诛灭那无道周武,此乃长久保全之计啊!”殷郊言辞恳切,眼中透着挣扎。

申公豹微微摇头,说道:“殿下所言虽有几分道理,可您且看当下局势,纣王无道,失尽民心,天怒人怨,天命已然背离殷商。反观周主,广施仁德,勤政爱民,诸侯纷纷归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周主兴起已成定局。况且姜子牙才能卓绝,有经天纬地之略,礼贤下士,用人唯贤,所到之处百姓拥戴,诸侯响应。我的老师曾郑重吩咐我下山,助姜师叔东进五关,我又怎敢违背师命?此事断难从命。”殷郊眼神坚定,透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申公豹心中暗忖:“这番言辞竟说不动他,也罢,我再激他一激,看他如何应对。”于是,申公豹又开口道:“殷殿下,您口口声声说姜尚有德,那这德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殷郊不假思索,答道:“姜子牙为人公正不阿,谦逊有礼,对待贤才,不论出身贵贱,皆能以诚相待,委以重任。他心怀苍生,所行诸事皆为百姓谋福祉,仁义慈祥,堪称良心君子、道德楷模,天下人自然对他心悦诚服,如此人物,怎可轻视?”殷郊说起姜子牙,眼中满是敬重。

申公豹冷哼一声,说道:“殿下怕是有所不知,我听闻有德行之人,应遵循伦理纲常,不戕害人之天性,不滥杀无辜,不矜夸己功。可如今,殿下生父得罪天下,沦为众矢之的,这也罢了。但您的胞弟殷洪,我听闻也下山相助周朝。谁料想,他欲独占功劳,竟用太极图将自家亲兄弟捉拿,而后下落不明。这般行径,是有德之人所为,还是无德之人的勾当呢?如今殿下忘却手足之情,反倒侍奉仇敌,我以为此举实不可取。”申公豹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向殷郊内心。

殷郊闻言,脸色骤变,大惊失色,瞪大双眼问道:“老师,此事当真?”

申公豹神色笃定,应道:“此事天下皆知,我岂会欺瞒于您?我实话实说,如今张山正在西岐驻扎大军,您只需前去问他,若殷洪之事子虚乌有,您再入西岐不迟。倘若确有其事,您身为兄长,岂能不为弟弟报仇雪恨?我这就再去为您请一位高人,助您一臂之力。”言罢,申公豹跨上老虎,疾驰而去,留下一脸惊愕与迷茫的殷郊。

殷郊满心狐疑,满心愁绪仿若乱麻,只得催动大军,继续西进,直奔西岐。一路上,他骑在马上,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我弟弟向来心地善良,与旁人并无仇怨,为何会遭此变故?其中定有隐情。若姜子牙当真如此对待我弟弟,那我……”殷郊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与姜尚之间便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此仇不报,枉为人兄,定要先为弟弟讨回公道,其余诸事再做思量。”

大军在路途上日夜兼程,历经多日奔波,终于抵达西岐城外。果不其然,远远望去,只见一支军队安营扎寨,营帐连绵,军旗烈烈,上头高悬商汤旗号,仿若在坚守着殷商最后的尊严。

殷郊见状,立刻传令温良:“你速去那营地,询问一番,看这支军队是否由张山统领。”

话说那张山,自羽翼仙离去那晚,已然两日未得任何音信。他派人四处打探,却如石沉大海,一无所获,心中烦闷不已,正焦头烂额之际。

恰在此时,军政官匆匆入帐禀报:“营外有一员大将,口口声声说要请元帅前去迎接千岁大驾,只是不知其中缘由,还请元帅定夺。”

张山听闻,满脸诧异,心中暗自思忖:“殿下失踪已久,如今怎会突然冒出个殿下?此事太过蹊跷。”尽管满心疑惑,张山还是当机立断,下令军政官:“你速出营去,会见那位来将,问清来意,并传我命令,让他进营相见。”

温良领命,进入营地,见到张山,恭敬行礼。张山随即问道:“将军从何处而来?有何事要见我?”

温良抱拳答道:“我奉殷郊千岁旨意,特来请元帅前去相见。”

张山闻言,转头对身旁李锦说:“殿下失踪多日,如今突然现身,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李锦略作思索,提醒道:“元帅,许是有什么误会,不妨先去见见,探个究竟,再做打算。”

张山觉得李锦所言在理,便点头应允,与李锦一同出营,来到军前。温良则先行回营向殷郊复命:“张山已到。”

殷郊听闻,目光一凛,当即下令:“让他进来。”声音在营帐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