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周军则抓住这个绝佳的战机,齐声呐喊起来。他们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水,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涌向闻太师及其所率领的军队,并迅速将其紧紧包围住,使其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之中。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位于后方军营中的菡芝仙、彩云仙和张天君也注意到了战场上局势的急剧变化。见此情景,张天君焦急地向两位师姐问道:“师姐,眼下情况危急,要不要我等出手相助?”彩云仙转头看向菡芝仙,等待她做出决定。菡芝仙略微沉吟片刻后,果断地回答道:“不必!我们暂且收敛自身气息,悄悄跟随在闻仲等人身后便是。待看清形势再做定夺。”言罢,三人便不再言语,继续密切关注着场中战局的发展变化。
面对眼前这般艰难困苦的局面,即便像闻太师这样武艺超群、智谋过人的绝世猛将,此刻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招架得住了。
邓忠虽然勇猛,但终究抵挡不住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攻击,无奈之下只得转身败逃。而辛环眼见周兵气势汹汹、锐不可当,心知继续恋战下去绝无胜算。他深知己方锋芒已然受挫,预料难以取得胜利,再加上看到后方营地火光冲天,原来是杨戬率领奇兵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导致军中大乱,局势已然无法控制。一时间,只见熊熊烈焰直冲云霄,犹如金蛇狂舞一般,周军更是锣鼓喧天,喊杀声震耳欲聋,直杀得战场上鬼哭神嚎,惨不忍睹。
此时,闻太师所率的大军已经彻底溃败。更糟糕的是,他还听到周兵四处高呼:“西岐圣主乃是天命所归,顺应革新!那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无数。你们这些将士何必执迷不悟,为何不投靠西岐,享受安宁与幸福?何苦还要为这残暴的独夫卖命,最终只能落得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成汤的军士们在西岐久矣,又见众多八百诸侯纷纷归附周室,士兵们顿时陷入混乱,不再听从主将的指挥。只听人群中发出一阵呐喊之声,竟有一半的士兵选择逃离战场。闻太师纵然勇武过人、智谋超群,此刻也是有劲无处使,有计无处施。眼看着投降归顺的士兵四散奔逃而去,那些不肯投降的则边战边退,狼狈不堪。
再说这周兵一路追杀着成汤的败军,毫不留情。闻太师率领残部且战且走,一直败退到岐山脚下。姜子牙见状,立刻下令鸣金收兵。经过一夜的激战,闻太师损兵折将,清点人数时发现只剩下三万余人马。闻太师心情沉重,闷坐在营帐之中,一言不发。邓忠上前问道:“太师,如今我们兵败至此,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闻太师勒住缰绳,转头看向身旁的辛环,开口问道:“此处该当往何处而去?”辛环赶忙拱手回应道:“回太师,从此处前行便是前往佳梦关之路。”闻太师微微颔首,沉声道:“那便朝着佳梦关进发吧!”说罢,他扬起手中马鞭,催促着身后的人马继续前进。
然而此刻的军队已然不复往日雄风,经历了一场场惨烈的战斗后,士兵们士气低落,队伍中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氛围。战败后的残军败将们神情沮丧,威风大减,实在是令人感到扫兴。一路上,众人皆唉声叹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愁和无奈。
就在这人马缓缓行进之间,忽然望见前方的桃花岭上竖着一面黄色旌旗。旗帜之下,站着一位道人,仔细一看,竟是广成子。闻太师见状,驱策着墨麒麟上前几步,高声喝问道:“广成子,你在此地所为何事?”广成子双手抱胸,微微一笑,回答道:“特地在此恭候太师多时了。你如今违背天道,逆天而行,助纣为虐,残害苍生,陷害忠良之士,这一切皆是你咎由自取。我今日在此并非要与你结仇,但绝不允许你越过这桃花岭,你若识趣,只管往其他地方去吧。”
闻太师闻言,顿时勃然大怒,双目圆睁,怒斥道:“本太师如今虽不幸遭遇兵败之困,又岂是你能随意欺凌的!”说着,他猛抽一鞭,胯下墨麒麟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同时手中长鞭高高扬起,带着凌厉的风声朝广成子狠狠抽打过去。广成子却毫不畏惧,身形一闪,迅速向后撤步,同时抽出腰间佩剑,横剑在前,稳稳地架住了闻太师袭来的鞭子。
两人瞬间交上手,你来我往,剑影鞭风交错纵横。不过短短几个回合之后,广成子突然虚晃一招,趁着闻太师一个破绽,伸手取出法宝番天印,向着天空猛地一抛。只见那番天印迎风而涨,化作一座小山般大小,携着万钧之力朝闻太师当头砸落下来。
闻太师抬眼瞥见空中急速落下的番天印,心中暗叫不好,深知此宝威力惊人,绝非自己所能抵挡。他当机立断,急忙调转麒麟头,朝着西方狂奔而去。邓忠见势不妙,连忙紧紧跟随在太师身后一同撤退。辛环望着狼狈逃窜的太师等人,不禁疑惑地喊道:“太师,刚才您为何如此惧怕于他,竟然不战而退?”闻太师一边策马疾奔,一边喘着粗气回道:“广成子的番天印厉害非常,我等若是硬接,恐怕会粉身碎骨,性命难保啊!还是暂且避开他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