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楚成王心中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若是齐桓公那些所谓的盟友们逐渐萌生出属于自己的心思和盘算,那么对于强大的齐国而言绝非好事。
正因如此,面对鲁国将项国一举歼灭这件事,楚国果断地选择了置身事外,不去横加干涉。
毕竟,楚国正巴不得看到各诸侯国与齐国之间产生嫌隙、关系疏远呢!这样一来,楚国便能够坐收渔翁之利,趁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再说那鲁国,在成功灭掉项国之后,居然迅速把自家军队撤回国内,然后还大剌剌地将项国交由徐国去管理。
这一番神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此行事,鲁国非但未能从中获取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白白损失了宝贵的声誉和威望。
可以说,鲁国的这般作为无疑是在给自己本就日渐衰落的国运雪上加霜!
公元前643年9月,时光流转,岁月如梭,昔日雄姿英发、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已至古稀之年,七十三岁高龄的他,虽曾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如今也难掩老态龙钟之势。
多年来,齐桓公频繁地外出会盟,纵横捭阖于各诸侯国之间。每一次会盟都是一场政治博弈,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体力。
而在此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率军征讨鲁国,战火纷飞间,这位老君主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仅如此,齐桓公素来喜好饮酒作乐,沉溺于美色,终日沉醉于美酒酒精麻醉所带来的短暂欢愉之中。
同时,他还极度沉溺于女色,后宫佳丽无数,夜夜笙歌,放纵自己的欲望。
易牙和常之巫这两个佞臣,为了迎合齐桓公的喜好,讨得他的欢心,非但没有劝谏其戒除酒色,反而变本加厉地怂恿他继续沉沦其中。
他们甚至不惜献上各种所谓的进补之药,声称这些药物能够让齐桓公重振雄风。
然而,过度依赖这些药物却使得齐桓公的身体不堪重负,逐渐被掏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终于,深秋的寒风凛冽,使得齐桓公积劳成疾,轰然倒下,一病不起。
他那原本还算硬朗的身躯此刻变得无比虚弱,仿佛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齐国上下皆为之震动。人们深知,以齐桓公这般年纪,一旦病倒,恐怕已是回天乏术,大限将至。
随着齐桓公病情的日益恶化,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君位的继承。
究竟由谁来接替齐桓公成为新的齐侯?这不仅关系到齐国未来的命运走向,更关乎着宫廷内外各方势力的利益得失。
一时间,齐国内部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欢迎阅读下一章,长卫姬妄言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