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这个香炉放在书房里,燃上一支掺入沉香的线香,既有逼格又能安神醒脑;
黄志达的家具挑好后,由于有大都是大件,只能选择发海运;
得从京城运到津港再发到香江,快一点也要个把星期;
黄志达不放心,盯着工作人员细心的用毡布将家具严密包裹好,又用实木箱子装好,才回了宾馆;
几乎耽搁了一整天。
周知等不得,早就和周惠敏走了。
离开友谊商店,开着车来到玉雕厂;
门卫见到小轿车,都不上来检查,直接拉开门放行。
见到门卫仍是老赵头,周知进了门将车靠边停下;
从后备箱里拿出两条万宝路。
老赵头见到一个有些眼熟的青年过来,仔细辨认了一下;
才笑道:“小周,啥时候回京城的?”
“赵大爷,我前天晚上回来的,这两条烟你拿去抽。”
之前周知每次来都会给老赵头两条烟,只是这一两年来玉雕厂不是那么频繁;
来的时候又没碰到老赵值班,所以周知的烟老赵有两年没抽到了。
笑着说道:“难为你这孩子还记得我。”
“呵呵~,我怎么会不记得赵大爷。你和大妈的身体都还好吧?”
“挺好的,都能吃能喝能动的。”
“那就好,您什么时候退休?”
“我早退休了,只是又返聘回来;不过明年底也不干了,到时候你就见不到我了。”
“那哪能见不到,您不是常去天坛公园遛鸟吗?我要见你去那找你就是了。”
“哈哈~~,说的是,到时候让你听听我那画眉……。”
两人闲聊了一阵。
周惠敏原还以为周知只是下车送两条烟,见他聊得高兴;
嫌车上气闷,也下了车走过来。
老赵头见到个漂亮姑娘,笑着问道:“小周,这位是你对象?”
“是啊,她也姓周,叫周惠敏。”
“呵呵~,你这对象真标致。”
三人聊了几句,周知便告辞了。
老赵头想起自己已经不在人世的大孙子,心中不禁黯然。
周惠敏在车上好奇的问道:“阿知,你怎么连守大门的老头都认识?”
“这说来就话长了。我小时候在这跟着师傅学画画、雕刻的时候,经常和他孙子在一起玩耍,有一次他孙子带着我往赵大爷的饭盒里撒尿;
被他逮到后就一顿抽;他抽完,我师傅接着抽;我师傅抽完,回到家我妈接着抽。撒一泡尿挨了三顿抽,实在是太亏了。”
周惠敏咯咯笑道:“我觉得你还挨少了,哪有人往人家吃饭的碗里撒尿的?他孙子是谁?我见过没有?”
“你肯定没见过,那小子在东北下乡的时候生病没了。”
“呃。”
熟门熟路的来到第二创作室,伸头往车间里看了看,没见到魏长海;
却被魏长海带过的另外一个徒弟见到了,说道:“小周,你来找师傅?”
对于后来魏长海带的这两人,要说是徒弟勉强了点;
毕竟没磕过头,只是厂里指定的。
周知当年可是在魏长海家里悄悄磕过头的。
笑着说道:“是啊,曹哥,师傅在不在楼上?”
“师傅刚刚去厂长办公室了,可能要等一会;他办公室没锁,你去办公室等他,这里灰尘太大,也没个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