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辉作为四合院儿的一大爷,平时在院子里也听过不少街上多了出现小商小贩的事儿。
之前只敢躲在鸽子市偷偷买东西的人随着政策的慢慢放开,逐渐变得公开化。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街道两侧开商铺,还拿到了工商局办法的许可证。
就连街道也在四合院儿宣传过两次回城知青可以上街做小生意的政策,一起来减轻四九城的就业压力。
如果女婿王东真想离开四九城去开饭店,陈德辉还是支持的,毕竟王东的厨艺摆在那里,想来也亏不了本。
但他被王东刚刚说出来的大话给吓到了。
开饭店一天就挣六七百块钱,轧钢厂好多五级钳工一年才挣这么多的工资,饭店一天时间就挣到了,这怎么可能。
下意识反驳:“东子……”
“一天挣六七百块钱,你妹框我……什么饭店这么挣钱”
王东很自信回答:“爸……”
“我说得一点儿也不夸张……”
“去饭店的一半都是请人吃饭,肯定要吃好的,吃贵的。”
“正常来讲,一桌菜想要有肉,有鸡,有鱼,最起码也要十块钱,我们就按十块钱来计算。”
“我既然要开饭店,肯定是往大了开,一次性开到位,怎么着也要准备三十桌以上。”
“中午跟晚上两顿饭,分别接待两桌客人,一天就要招待一百二十桌客人。”
“营业额就是一千两百块钱,减掉饭菜成本,人员工资,轻轻松松就能赚六七百块钱。”
“不过这都是一开始的利润。”
“等四九城内的饭店越来越多,物价慢慢稳定下来,导致饭菜成本增加,一天挣个五百块钱还是没问题的。”
陈德辉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马上就从女婿回答中发现另一个问题:“东子”
“开这么大一个饭店,需要的地方肯定特别大,饭店投入也会非常大,你有这么多钱吗”
岳父陈德辉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心里已经认可王东从轧钢厂辞职自己出来开饭店的想法,迎着岳父岳母充满担忧的目光很自信回答。
“爸妈……”
“这个钱我们还真有……而且还有多。”
“这十多年时间,我跟君姐每年都能存一千五百块钱工资……”
“十多年下来,光工资都存了小两万块钱。”
“你们还记得四九城物资紧缺那三年吗”
“我把家里的存量跟腊肉全部卖给了四九城那些遗老遗少。”
“他们别的没有,就是金条多。”
“我记得当时陆陆续续换回来的金条差不多值十万块,全部埋在地窖。”
“放到现在的话价值最少十二万块。”
“别说开一个大型饭店,就算两个也能开起来。”
“我打算这几天有空就去四九城转转,看看城里有没有想卖的四合院儿,最好是靠近主街的,直接买一个三进的大院子当饭店。”
“别说三十桌,就算布置五十张桌子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