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燕山奇谭录 > 第120章 编撰大唐百科全书

第120章 编撰大唐百科全书(1 / 2)

大唐,这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璀璨帝国,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了无比深厚的文明,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绚烂、科技领先。罗昌、秦方等一众心怀天下、目光长远的大臣,深知大唐文明之博大精深,忧虑其在历史的流转中有所遗失,遂萌生出编撰一部涵盖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百科全书之念,欲以此传承和弘扬大唐文明,使之泽被后世。

在一个阳光透过雕窗洒落在朝堂之上的清晨,大明宫的宣政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早朝时分,群臣依次奏报政务。待众人奏毕,罗昌率先出列,他身形伟岸,神色肃穆,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隆基行礼,声音洪亮且诚挚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罗昌,今日有要事启奏。我大唐历经数代圣主明君之治,文明昌盛,成就斐然。然岁月悠悠,诸多珍贵之知识与智慧,若不加以系统整理与传承,恐随时间流逝而消散。臣以为,当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囊括我大唐政治之清明、经济之繁荣、文化之绚烂、科技之精妙,将我大唐文明之瑰宝永世留存,传于万代。”

秦方紧接着出列,附和道:“陛下,罗大人所言极是。此百科全书若能编成,不仅可为后世治国理政、发展经济、繁荣文化、钻研科技提供宝贵借鉴,更能彰显我大唐之盛世气象,让天下万国皆领略我大唐文明之魅力。恳请陛下恩准。”

随后,数位大臣也纷纷出列,表达对编撰百科全书的支持。

李隆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期许,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朕亦觉此乃盛举,编撰百科全书,意义非凡。只是此工程浩大,需汇聚各方贤才,耗费诸多时日与精力,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具体筹划?”

罗昌再次行礼,说道:“陛下,臣等已有初步设想。首先,需广纳各方专家学者,无论是精研经史子集的鸿儒,还是精通天文历法、农桑水利的能士,皆应招致麾下。其次,设立专门的编撰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明确各编撰人员之职责。再者,制定详细的编撰大纲,确定百科全书之框架结构与内容范畴,确保编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说道:“好!朕全力支持此建议。就由罗昌、秦方等爱卿牵头,组织各方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工作。所需资源,朕自会让各部全力配合。务必编撰出一部能彰显我大唐文明之辉煌的百科全书。”

罗昌、秦方等众臣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等定不辱使命!”

领命之后,罗昌、秦方即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之中。他们首先在长安城一处清幽雅致且宽敞的府邸内,设立了编撰机构。随后,广发告示,招募各方专家学者。

告示张贴出去后,长安城一时之间议论纷纷。一位年轻的书生,满怀憧憬地对同伴说道:“此次编撰百科全书,乃千载难逢之机遇,若能参与其中,定能增长见识,为传承大唐文明贡献一份心力。”

同伴亦点头称是:“是啊,听闻将汇聚天下贤才,与这般人物共事,实乃人生幸事。”

不久,各方贤才纷纷响应,从大唐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编撰机构的大厅内,罗昌看着眼前济济一堂的专家学者,心中满是感慨与期待。他说道:“诸位皆是我大唐学界之精英,今日齐聚于此,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大唐文明的重任。编撰这部百科全书,绝非易事,需大家齐心协力,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但我坚信,待此书编成,必将光照千古。”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站起,说道:“罗大人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编撰大纲,还需细细斟酌。”

罗昌点头道:“老丈所言极是。为此,我与秦大人已初步拟定了一份大纲,还请诸位一同商议,提出修改完善之建议。”

众人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政治部分,有学者提议:“政治篇章,应详述我大唐历代帝王之治国方略、官制沿革以及各项政治制度之利弊,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镜鉴。”

经济方面,有人建言:“经济内容,当涵盖农业、手工业、商业之发展状况,包括农田水利之兴修、各类工坊之技艺以及贸易往来之盛况,展现我大唐经济繁荣之根基与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