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小螺丝,大梦想
2001年,在浙江嘉兴海盐县,七丰精工正式成立。海盐素有“铁海盐”之称,是全国三大紧固件制造基地之一,七丰精工创立之初便背靠产业集聚的优势。彼时的它,就像一颗刚刚种下的种子,虽渺小平凡,却怀揣着大大的梦想。从成立第一天起,七丰精工就专注于紧固件的研发与生产,将目光聚焦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螺丝”上。在创始人的带领下,公司团队凭借着对行业的敏锐洞察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开始在紧固件领域崭露头角,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初期:在行业浪潮中摸索前行
成立初期的七丰精工,就像一个初入江湖的侠客,虽然怀揣着壮志豪情,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时,国内紧固件行业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低端产品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却严重紧缺,大量依赖进口。整个行业增速缓慢,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行业环境,七丰精工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凭借着海盐地区产业集聚带来的原材料供应、技术交流等便利条件,七丰精工开始专注于定制化非标紧固件的生产,并且以外销为主,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展海外客户,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在产品应用领域上,七丰精工也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公司的产品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轨道交通领域。在建筑领域,七丰精工的紧固件以其可靠的质量,为众多高楼大厦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性能,成功进入了一些重点轨道交通项目,逐步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随着市场的逐步拓展,七丰精工的营收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升级,员工数量也日益增加。在发展的过程中,七丰精工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成本优势和低价策略是无法长久立足的,必须要走科技创新之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转折与突破:进军高端市场
在行业的发展浪潮中,七丰精工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新趋势。“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阶段。七丰精工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向高端市场进军。
于是,七丰精工将目光投向了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这两个领域对于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极高,长期以来,高端紧固件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在技术和质量上难以与之抗衡。但七丰精工没有退缩,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科研攻关,引进先进生产制造和检验检测设备,培养起了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同时,七丰精工还积极与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合作,汇聚各方科研资源,攻克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七丰精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满足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高强度、高精度紧固件,产品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轨道交通领域,七丰精工与福斯罗、中国中车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产品应用于多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复兴号、和谐号等标准动车组。在航空航天领域,七丰精工与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下属单位等达成合作,为军用航空飞机、火箭、卫星等航天器提供关键的紧固件。
然而,进军高端市场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七丰精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公司对下游大客户存在一定的依赖,在轨道交通领域,福斯罗、中国中车等客户的采购量对公司营收影响较大;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单位的采购占比较高。一旦这些大客户的采购计划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与大客户的合作出现问题,将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高端紧固件市场竞争激烈,国外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依然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七丰精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上市高光:登陆北交所
2022年4月15日,对于七丰精工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七丰精工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成为备受瞩目的“北交所紧固件第一股”。
上市仪式上,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公司董事长陈跃忠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上市是七丰精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正式踏入资本市场的大门,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此次上市,七丰精工共发行2000万股,募集资金约1.2亿元。这些资金将为公司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拓展市场份额。
成功登陆北交所,对七丰精工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公司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为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年产87万件航天航空及交轨精密部件技改项目”用地10.3亩,新建厂房1.7万平方米,预计投产后将大幅提升公司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产能;“年产350万件高速铁路螺纹道钉技改项目”则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稳定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上市也极大地提升了七丰精工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作为“北交所紧固件第一股”,七丰精工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行业人士的关注,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拓展市场、吸引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状与展望: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如今,七丰精工已在紧固件行业深耕二十余载,成为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高端紧固件领军企业。然而,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024年12月4日,七丰精工有35.25万股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0.43%。限售股的解禁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和市场流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从2024年三季报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也面临着一些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31亿元,同比上升5.17%,虽然营收实现了增长,但归母净利润789.34万元,同比下降57.18%;扣非净利润766.15万元,同比下降46.7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835.27万元,同比上升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9.1万元,同比下降48.0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5.95万元,同比下降26.89%。净利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增长、部分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等导致营业毛利下降,以及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等原因。
面对这些挑战,七丰精工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公司持续推进多个项目的建设,如“年产87万件航空航天紧固件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年产1580万件高端精密零部件技改项目”也已拿下项目用地,并于2024年9月24日与嘉兴宏川建设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研发方面,七丰精工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公司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例如,公司在2024年4月26日获得了“一种紧固件送料单件分离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一专利的获得,将有助于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市场拓展方面,七丰精工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如欧洲、美国及国内的紧固件专业展会,通过展会平台,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发新客户、新市场。公司还将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七丰精工充满信心。公司将继续秉承“专注、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拓展市场份额。在中高端紧固件领域,七丰精工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七丰精工必将实现成为“国内一流的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中高端紧固件领军企业”的目标,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