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土鲁番的耕地历史,就不得不说到大唐对于这里的影响。
当初大唐将这里称为西州,而且并非实行羁縻统治,反而是直接设立郡县,以军屯的形式,让这里的人开垦土地。
也是因为如此,从唐代开始,土鲁番为了防止饥荒发生,普遍采用了唐代历法,按照阴阳合历来规划土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
同时,农奴也就孕育而生。
大明的佃户可比不上这里的农奴。
硬要说的话,佃户还租,还是有变成自由民的机会,但农奴没有,他们完全属于领主贵族的私有财产,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勇武营团的士兵之中,属于农奴的,主要就是仆从军,他们本身就是被送上战场上当肉盾的,就算战役成功了,最多也是被自家主人奖赏几句,运气好点的,那就放在身边当打手,可是,本质上,他们依旧是奴隶。
士兵并没有忘记战俘团的初衷,没有忘记当初圣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他们进攻大明是错的,而那些让他们进攻大明的领主头目,更是错上加错。
但是,这种狂热被大明的军规所束缚,就算是这小聚落里没有罗士信,没有千户百户,他们依旧相互监督,保持着军人该有的自律。
农奴能用的工具很简陋,基本上是木犁、木锄和木叉,这一类简陋的工具,因为和这些农具相比,带铁的东西放在农奴手里,他们的主人也不放心。
东方人心善,乐于助人,乃是礼仪之邦。
这是这里的地主心中所想,毕竟,放在土鲁番,可没有人会去帮农奴做农活,那本就该是农奴要做的事情。